2025年7月28日
《AI的基本构造和功能,与上帝的存在对话 》
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曾在演讲中表示,“当前人类对自己大脑的认识还不到10%,这10%创造出来的机器,是不可能超越人类的。我相信机器会让人的工作更有尊严、更有价值、更有创造力。与其担心技术会带走很多工作,不如拥抱技术解决新的问题”。许多知名的科技行业人士都谈到,在未来几十年里,人类与机器之间的融合将日益加深。有人主张将思维上传至数字形式并定居于“元宇宙”(Metaverse),例如,埃隆·马斯克的公司 Neuralink 向人脑植入芯片、电极等装置,建立脑机接口,从而实现用大脑生物电信号直接操控外部设备,以帮助残疾人重拾生活的希望,开启人类与人工智能(AI)共生的新纪元。有人提倡通过基因工程等方法重新连接、升级生物学特性,建立有机生命体,设计人造子宫、发明抗衰疗法。一切听起来充满未来感和奇幻色彩, AI是关键推动因素。让我们一起探AI的基本构造和功能,思考我们昔在、今在、永在的上帝,可能与AI进行什么样的对话。
AI的基本原理、技术机理、发展与未来
人工智能(AI)技术的核心本质是让机器模仿人类的智能,比如学习、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AI与人类相似,都需要“大脑”来存储关键记忆、接收新的信息,完成信息处理、决策、推理和规划功能,也需要不断地学习以发展出新的“智商引擎”。其次,AI拥有与人类类似的行动机制,先感知环境,后需要整合、分析和推理获得的信息,从而为决策和行动做准备。另外,“感知端”像我们的眼睛、耳朵一般,感知来自外部环境的多模态信息后, AI控制端将人类的指令进行推理、规划和决策,传递至行动端作出响应。
AI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是神经网络(参阅图片)。从 Google的语音助手,到Tesla自动驾驶汽车的图像识别系统,神经网络都是主要的驱动力。神经网络(NN)应用在人工智能技术中比如知识表示与推理,是要提高AI识别的准确度和识别的效率。在神经网络系统里,大量神经元的相互连接,构建出个复杂的神经网络,从而形成出NN算法。神经网络算法通过神经元之间的交叉互动,在大量的信息存储后,进行数据处理和来回训练,多次实践和证明,从而形成最优的神经网络模型来实现最优的AI性能。
神经网络系统是由无数层级的神经元节点组成的,它模仿人类大脑工作机制进行深度的学习。每一个“子节点”都不是独立决策者,它的输出依赖于“上层”节点的输入和权重。神经网络的运作机制或许可以帮助科技时代的人来理解上帝存在的奥秘,例如“子凭父所作而作”。约翰福音5章19节:“耶稣对他们说: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子凭着自己不能做甚麽,惟有看见父所做的,子才能做;父所做的事,子也照样做。”,体现出耶稣对父神之间的关系和子对父旨意的完全顺服。
神经网络与阿奎那理论的联系
这样联系神学来思考的大胆跳跃其实是受阿奎那的后验论证启发。中世纪著名神学家托马斯·阿奎那通过三个角度论证上帝的存在:一是用后验方式来讨论“上帝是否存在”;二是“否定方法”;三是讨论上帝的知识、意志及能力,来帮助人们考察上帝的存在。
第一,阿奎那提倡采用后天的感性经验、身边所发生的事物,尝试发现上帝在人类所行的奥秘奇事,来感知、认知上帝的存在。我们反观神经网络系统的结构,它每一层所传递和加工它“看到”的信息,人们也透过传感器(看、听、闻、嗅、触)认识世界,尝试探索出“还未发现”的发现。第二,阿奎那采取类似于排除法的“否定方法”,因此人们不断除去在认识上帝过程中所产生的错误,通过讨论上帝不以什么方式存在,来达到去伪存真的效果。人工智能的“高智能”机器学习也是类似的:它会建立大语言模型(LLM)得到很多否定的可能性组合,然后将错误排除。第三,阿奎那鼓励人们讨论关于上帝的知识、意志以及能力来增加对上帝的认识。人工智能的神经网络也是联合感知法和排除法,以及不断回应用户提问,来回学习,进而优化自己的见解(知识)。当我们输入关键信息时,神经网络会通过算法给我们最为合理的方案来回应复杂的问题。
寻找上帝的存在
在这数码时代,上帝如何向全人类揭示自己是宇宙的创造者和维持者?宇宙笼罩在神秘之中,无论科学发现了多少关于宇宙的东西,似乎总是有更多的东西有待发现。许多科学家研究发现,上帝的创造是,条理分明、有凭有据的,人类才得以理解其中的规律、控制其中的事物。
在望远镜发明之前,人们对头顶天空的了解仅限于肉眼所能看到的范围。上帝就赋予人们创造工具的能力来理解、控制和引导祂世界里的事物;包括记载在圣经中的各种人类使用技术参与创造过程的例子:在创世记 4章17节中,该隐建造了一座城市,土八该隐用铜和铁制造了一些东西(创世记 4章22节)、在列王记上 6章中,所罗门王建造了一座宏伟的圣殿、等等。今天,人类依然一直努力在寻找上帝和探索祂的存在。我们有“大量数据”的库存、精锐“感知”的传感、“高智能”的算法、“物物相连”的通讯,来协助我们寻见上帝和经历祂的存在。科技发展出的知识图谱和感知能力,如马太福音7章7-8节 “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因为凡祈求的,就得著;寻找的,就寻见;叩门的,就给他开门。”,能激发人类透过使用科技来叩门,寻找上帝的存在,最终寻见上帝。
结语:AI是上帝创造的冰山一角
随着AI发展日新月异,无孔不入地融入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似乎想要具备某种“超越”被创造者的能力,甚至开始步入“超人类主义”(Transhumanism):幻想突破传统人观的定义,野心勃勃地朝更高层次的存在形态迈进,开启人类与AI共生的新纪元。仰望繁星满天,人类总会引发无限遐想;目睹水彩画般的落日余晖,人们总会激起强烈的好奇。然而,每当我们被夜空、日出日落所震撼,或是惊讶于有关宇宙边缘的非凡发现,都别忘了静下来反思:人工智能(AI),其实也是上帝赐予人类智慧,所创造的冰山一角。
诗篇19章1节:“诸天述说神的荣耀;穹苍传扬祂的手段。” 宇宙笼罩在神秘之中,无论科学发现了多少关于宇宙的东西,似乎总是有更多的东西有待发现。是当我们发现得越多,就越当敬畏上帝,赞美那位一直创造并维系这一切的主。广阔的天空让我想起上帝的无限广阔和人的局限,人类的认知过去是、现在依然是有限的。正如罗马书1章20节所说, “自从造天地以来,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是眼不能见,但借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叫人无可推诿。” 上帝藉着大自然的创造向人启示自己的存在,无论在何时、何地,人人均可领受来自祂的普遍启示(但不含带特殊启示中的救赎)。渺小的人置身于浩瀚宇宙之中,只有心生敬畏,脚踏实地去寻求神的旨意,才能继续保持和上帝的亲密关系,继续领受上帝所赐的智慧去让世界变得更好。
为确保人类的道德规范不至于在人工智能的“奇幻”发展中迷失,我们当继续全然信赖祂,敬畏祂,让祂继续成为我们脚前的灯,路上的光。
陈衍庆博士是本土新加坡人,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NUS)获得电气和计算机工程的博士学位。他的研究活动广泛涉及各种学术和工业项目进行研究,设计,开发和测试,包括用于智能建筑和环境监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和人工智能控制算法,以及用于智能电网的可再生连接电网及其高低压电力转换接口。陈博士和家人在巴耶黎峇卫理公会敬拜,同时也在教会的执事会服事。


















